腹有詩書氣自華
他們腹有經綸,他們能誦詩書,他們芳澤桃李。這是一個平均40歲的年富力強、經驗與活力并存的三水區優秀科組,其中高級教師10人,市、區骨干教師和名師 共5人,市、區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共15人,還有一大批活躍在省、市、區作協的教壇老將與新秀,其中包括區作協主席。
一、名師風采
蔡藍,三水區優秀黨員、優秀教師,佛山市優秀團干。
陳華,佛山市優秀教師,三水區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
陳惠珍,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管理碩士。三水區優秀教師、三水區骨干教師。
梁偉貞,三水區優秀教師。
萬濤,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佛山市三水區作家協會主席。
汪美華,廣東省嶺南詩社社員,佛山市作協會員,三水區作協理事,嶺南三水分社副社長。
王文昭,佛山市優秀班主任。
吳苑雯,佛山市優秀教師,三水區優秀教師,三水區優秀班主任。
向澤敬,獲三水區“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佛山市及三水區“先進德育工作者”等多種榮譽稱號。
許海霞,佛山市優秀教師,三水區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
楊少麗,三水區優秀教師。
翟勁平,佛山市中小學骨干教師,三水區名教師,區優秀教師。
二、能教善研,成效顯著
語文科組教師在深入學習、研究新課程內容后,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堅持行動研究,深入研究課題,做到“在教中研,以研促教”。
教研活動
在大語文教育觀的指導下,實行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的根本變革,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體系。充分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與人生。逐步做到課堂教學、語文活動、綜合性學習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語文教育相結合,使語文教學將變得更加開放、創新,受到學生歡迎。
專業扎實,教壇考場成英才;百花齊放,實中校園共爭春!——無論是主持省、市、區級課題,還是市、區教師語文教學能力大賽,均抱得大獎歸;無論各級競賽還是高考,語文科組戰果累累,多年被評為區級優秀科組。
三、語文活動,豐富多彩
借新課改的東風,高一語文配合新課程教學內容,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同學們以“青春如歌”為主題自主創作詩歌,并制作成手抄報、年級特刊;采訪身邊的家長、老師和社會上各行業的勞動者,寫成人物專訪,并分小組制作成“致敬勞動者”新聞特刊;自選課題(大旗頭古村、祠堂文化、健力寶企業、三水飲食等),分組走上街頭,深入社區,來到鄉村,開展調查、訪談活動,并形成調查報告或論文,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均獲得獎項;組建辯論小組,就一些經典辯題舉辦辯論賽,唇槍舌劍,你來我往,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與思辨能力。
高一高二年級還常常舉辦書法比賽、詩歌朗誦比賽、海報創作比賽、《紅樓夢》手抄報比賽、戲劇表演比賽、演說紅樓比賽、“好書推薦”活動,“國學達人”知識競賽活動等等。
詩海覓知,朗誦社活動異彩紛呈。朗誦愛好者,每周開展社團活動。曾先后獲得過三水區經典誦讀比賽高中組一等獎和三水區語言藝術比賽中學組特等獎, 并多次參加校內外的文藝演出,培養了一批熱愛朗誦的語言藝術苗子。2018年12月,我校成為了廣東省朗誦協會“經典誦讀走進百所校園”藝術實踐基地。
同學們在實踐中學習語文,主動性大大加強,體驗更深,收獲更豐。通過這些活動,我校的人文氣息日益深厚,文化、書香校園的建設因語文的參與,變得更加充實精彩。
四、各類比賽,成績斐然
在廣東省學生現場作文大賽中,實中學子胡晉豪獲得了第一名,文聰敏、何佩珩二等獎,夏冰清、陳綺琪、李雨彤三等獎;一年一度的佛山市現場作文大賽,我校多年都捷報頻傳;2021年高一高二學生的“家鄉文化生活調查活動作品”“家鄉的英雄人物社會調查活動作品”參加“科技創新大賽” 共獲獎近100個,我校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學校。在剛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初賽中,我校有241名學子獲獎,成績喜人!
在2006屆、2011屆、2012屆高考中黃杰萍、李雯欣、盧倩分別考取了三水區語文單科狀元。2019、2020屆高考很多學生獲得120分以上的高分,其中伍靜儀同學獲得129的高分。2021屆高考周海琳同學獲得三水區語文狀元。
2021屆高考語文科狀元周海琳和指導老師
"2021年佛山市中小學生演講比賽"獲獎學生和指導老師
學生戲劇作品在“佛山市首屆校園戲劇節中”獲獎
腹有詩書氣自華,
三尺講臺展風采!
實中語文人,
自有語文氣場!
end
組稿:翟勁平
審稿:向澤敬
美編:錢丹茹
審核:向澤敬